面向决策与落地的「光伏+储能+充电桩(光储充)」 分析

08月11日 来源:CHATGPT


下面给你一份面向决策与落地的「光伏+储能+充电桩(光储充)」市场布局分析,包含市场规模与驱动、赛道划分、产业链与头部玩家、机遇与风险、以及可直接落地的布局策略与行动清单。重点信息我都标注了来源。

一、市场概况(规模与增长)

  • 中国“光储充”一体化正在快速放量:研究显示,2024 年中国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市场约 57.8 亿元,占全球约 51%,且充电桩与储能的装机增长共同拉动了该赛道快速扩张。(智研咨询)

  • 充电桩整体市场也处于高成长期:截至 2025 年 Q1,全国充电桩保有量已突破 600 万台,2024 年市场规模超过 1500 亿元,未来几年仍维持两位数增速。光储充作为提高充电站供电可靠性与自发消纳率的重要方案,增长空间大。(电动汽车充电桩中国)

  • 储能规模爆发:新型储能装机到 2024 年底规模激增(报告显示中国新型储能快速增长,长期展望看好),政策与地方补贴也在持续推出,支持光储充项目经济性。(DFCFW PDF, Mchuneng)

二、驱动因素(为什么现在做)

  1. 新能源车保有量持续增长、车桩比及超级快充需求上升,对充电电源侧提出更高供电容量与瞬时响应需求。光伏+储能可缓解电网接入压力、减少峰值购电成本。(智研咨询, 电动汽车充电桩中国)

  2. 国家与地方对储能、可再生能源并网、充电设施的鼓励政策和补贴(多个省市补贴与标准发布),降低项目投资回收风险并促进试点。(Mchuneng, 政府网)

  3. 技术与成本:光伏与电池成本逐年下降,电池时长选择(短时/中长时)能灵活匹配充电场景,商业模式(EaaS、PPA、容量服务)更多元。(PwC)

三、赛道与应用场景(如何分布布局)

建议按场景优先级分三类部署策略:

  1. 高优先级(快速落地、回报快)

    • 城市公共快充站(商业体、停车场、写字楼周边)+ 屋顶/地面光伏 + 中短时储能(1–4h)用于削峰填谷与避免高峰电价。

  2. 中优先级(示范与规模化)

    • 高速公路服务区与加油站改造:需要大功率、储能配合超充,利于吸纳光伏白天发电。(智研咨询)

  3. 战略/长周期

    • 物流/客运车队充电站(车队自建):可做“送电式”移动/共享储能服务、V2G或能量管理平台接入,降低运维成本并作为绿色证书/碳减排入口。(KPMG)

四、产业链与关键玩家

  • 产业链涵盖:光伏组件 → 逆变与光伏逆控(DC/AC)→ 电芯/PACK → 储能BMS与PCS → 充电模块(桩体)→ 系统集成+EMS/平台 → 运维/能量交易。头部企业集中在电池Pack、PCS、充电模块与整站集成。(DFCFW PDF, m.ne-time.cn)

五、机遇与主要风险

机遇:

  • 政策红利+市场刚需带来“先布局、先占位”优势;整合整站解决方案更易获得工程与运维溢价。(Mchuneng)

风险:

  • 并网与标准化风险:储能、光储充相关的国家与行业标准持续更新,项目设计需与新标准对齐以免整改。(国家能源局)

  • 电网接入与电价规则:部分地区电网接入限制或峰谷电价变化会影响项目收益。(政府网)

  • 资本与融资:早期项目CAPEX高,需要靠补贴/合同/长期用户确保回收。

六、商业模式(推荐优先级)

  1. 自建自营(大型物流/车队、地产运营商):收益稳定,适合资金雄厚的客户。

  2. 能源即服务(EaaS,0 CAPEX 给用户):运营商负责建设与运维,用户按电量/服务付费,利于快速放量。

  3. PPA + 储能辅助服务:出售绿电+参与电力市场/辅助服务增加收入来源。(PwC)

七、落地策略(给可直接执行的路线图)

阶段 0 — 预研(0–1 个月):

  • 选择 2–3 个“示范场景”(例如:城市停车场、高速服务区、物流园),进行日负荷曲线和场地光照评估;确认当地接入容量与补贴政策。(Mchuneng)

阶段 1 — 小规模示范(1–6 个月):

  • 设计一体化方案:光伏容量(kW) + 储能容量(kWh,优先 1–4 小时)+ 充电桩类型(慢/快/超充);选择能与 EMS 对接的 PCS/BMS 与充电模块供应商。

  • 采用 EaaS 或与地方财政/运营方谈长期运维合同以分散初期资金压力。(智研咨询, KPMG)

阶段 2 — 规模复制(6–24 个月):

  • 根据示范项目KPI(满桩率、能量自发消纳率、电网购电削峰效果、IRR)优化商业模型并复制到同类场景。对外推广“光储充整站交钥匙”产品。(DFCFW PDF)

八、关键技术与KPI(供商务/技术双线监控)

  • 储能时长(1h/4h/8h)对项目盈利影响大;快充场景优先短时高功率配置。

  • 自发消纳率(光伏直用率)、峰谷套利收益、充电站满桩率、设备可用率(>99% 目标)是关键指标。

  • EMS 能力:实时功率分配、与电网/市场交互(辅助服务参与)是提升收益的核心。(PwC)

九、建议(给决策者的三条优先项)

  1. 先做1–2 个商业示范点验证收益模型(EaaS 或 BOT 混合)——优先选地方补贴友好、接入容易的城市或高速节点。(Mchuneng, 智研咨询)

  2. 建立“整站交付能力”——内部整合 PCS、EMS 与充电桩模块的合作伙伴或收购能快速交付的集成商。(DFCFW PDF)

  3. 与地方政府/能源运营商对接争取先导试点及补贴,把握地方政策窗口(近期多省市仍在密集发布储能相关政策)。(Mchuneng)

十、快速执行清单(可复制到项目跟踪表)

  • 场地调研模板(含日负荷曲线、电网接入点、屋顶/地面可用面积)

  • 当地政策/补贴汇总(省级、市级)——优先拿到财政贴息或建设补助的地区。(m.bjx.com.cn, Mchuneng)

  • 供应商短名单(光伏组件、PCS/BMS、充电桩模块、EMS)并签署 NDA 进行报价比对。(m.ne-time.cn)

  • 试点 KPI(满桩率、能量自发消纳率、IRR、运维成本)与 12 个月风险对冲计划(电价波动、退补政策变更)。


 

返回

上一条第一页